赵俊峰书法线上教学平台物品场景

我和赵俊峰的相识,更多的是通过电话和微信的交流。2014年2月中旬的一天,美丽晋城“兰花杯”书法美术作品展在山西省美术馆开展。在开展仪式上,我与赵俊峰相识,他面目眉清目秀、性格内敛沉稳,字如其人。我记得当时他的作品写的是一件草书。一次,赵俊峰打电话,向我咨询往《笔阵图》发表文章事宜。还多次在微信里交流,比如启功先生有一件书法作品,存在笔误,通过微信沟通取得了共识。

去年6月,晋城市成立硬笔书法协会,赵俊峰和我约稿;一个月后,我收到《晋城市首届硬笔书法作品集》,拙作放在了卷首。虽见面不多,但感觉赵俊峰是一个热衷于书法的青年,他孜孜不倦地追求书法艺术的真理,而且性情率真、为人谦恭。

晋城古称泽州,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对于我来说,这里的文化氛围深厚,让人有种浸润其中之感。我多次应邀到晋城讲学和出席一些书法展览的开幕式,对晋城书法有一些了解。

从唐楷入手,又浸淫于篆隶,再行草書取法二王、张旭、怀素、孙过庭、王铎等,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山西日报》等省级报刊也给他做过专题介绍。能担任晋城市硬笔书协主席、中职工画家协会副会长及市属各类艺术团队负责人的角色,无疑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一种认可。

写行書不能不寫草書;寫隸書不能不寫篆書。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于对不同风格之间融合与探索方面。在我的理解中,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之处,而将它们结合起来,则更显丰富多彩。而赵俊峰正是在这样的精神下不断探索,一步步提升自己的水平。

林语堂曾说,“假若生活在中国,我一定是个墨家,而不是画家。”这句话让我思考到了一点:尽管我们身处不同的时代,但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墨家的敬仰仍旧是一种普遍的情感。而作为一名青年学子,如果能够深入研究并掌握这一门技艺,那便是一份难得的大幸。

最后,我祝愿赵俊峰继续保持这种学习态度,不断进步,用心把每一笔每一划都化作精致而优雅的情感寄托,使自己的艺术更加精湛,为我们的文坛添砖加瓦!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