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之魂犹如黄梅戏全集中的精华不仅传承了古韵更在新作中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徐代泉,黄梅戏音乐的翘楚,他童年时期是与庐剧交织在一起的,那是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1958年,他凭借非凡的二胡技艺,被安徽省艺术学校录取。在那里,他深入学习庐剧音乐,坚持了三年,并且学会了作曲。他自诩对庐剧有着深厚的情感和广博的知识,但当他毕业时,庐剧专业却被撤销。这让他感到迷惑,因为他的同龄人都选择离开,而他却被留校成为教师。然而,这个决定让他后来能够为黄梅戏做出贡献。

转向黄梅戏并非易事,因为这需要跨越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为了掌握这一点,徐代泉采取了一个不寻常的手段——跟随黄梅戏表演班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他用记谱本记录下老师们讲解的情况,不仅快于学生,还最终成为了教学曲目的主要作者之一。

从事戏曲音乐的人往往面临艰辛和孤独,但徐代泉没有放弃。他投入到了创作中,用心呵护每一首歌曲。当作品难以完成时,他会陷入长时间的沉思,而一旦完成,一切都会显得那么轻松愉悦。当演员录音完毕,再次聆听那些旋律时,那份陶醉之情也是难以言说的。

徐代泉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创作和研究。他作为教书者,在中国戏曲学院担任客座教授至今;在创作方面,他不仅为多部电视剧和舞台剧提供了音乐,更参与编纂《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

谈到安徽黄梅戏电视剧中的名著,如《桃花扇》、《半把剪刀》等,其背后的作曲家就是徐代泉。在退休后,即使65岁高龄,他依然担任中国戲曲學院、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为传承黃梅戲音樂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