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融合往往困难重重,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体系。元朝虽然实现了统一,但其治国能力不足,最终导致了其短暂的存在。这可能是因为元朝试图让汉人放弃自己的文化,并向蒙古文化学习,这种强制性措施加剧了矛盾。到了满族建立清政府后,他们可能吸取了元朝失败的教训,因此极力推崇汉文化和儒家思想,甚至到了一种夸张的地步。
在满清时期,对女性守节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似乎将这种文化推向另一个极端。守节被视为女子行为中的最高准则表现。而众所周知,满清婚嫁习俗混乱不堪,但为何这时期对女子守节要求如此苛刻?在入关之前,满族婚嫁习俗又是怎样的呢?
据说清太宗皇太极最爱的是海兰珠,她曾二嫁给皇太极,而皇太极亲封的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和衍庆宫淑妃都曾是他的敌人林丹汗的福晋。在游牧民族中,兄终弟及、父死子继是一件常事,而对于满族来说,即便是战利品中也包括敌对势力的女性,从而可以看出满族女子并没有固定的婚姻观念。
中国历史上,对女子守节并非始终如一,一直到明朝才由官府提倡。明太祖驱逐蒙古之后恢复了汉制和汉文化,并且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所用的学说,他宣传的一套夫为妻纲理论被抬至至高无上的地位,从此“一而终”成为对女子行为的一个新的要求。
明会典记载,如果30岁前未嫁或丧偶后50岁仍未再婚,将获得表彰旌表。此外,在官府和民间双重推崇下,女子守节成为了社会习惯。当满洲入关后,他们为了更好地统治中原,就恢复了明朝制度,再次推崇汉文化以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工具。而程朱理学继续代表这一思潮,其记录女士贞节开始于顺治初年,在顺治九年就开始修建贞節牌坊以表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