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的“边界”概念是不断演变的,它从最初的城市城墙扩展到整个已知世界,再到一个理想化的全人类统治范围。随着罗马国家从小国发展为大帝国,表示边界的术语limes也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最初指光秃秃的地面,逐渐演变成军事道路、边境线,并最终成为行政概念,体现了罗马对外征服和内守卫能力上的极度膨胀。
在共和时期,随着罗马版图的大幅扩张,“边界”观念延伸至整个已知世界,而到了帝制时期,这个观念达到了其顶峰,即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全球责任。直到晚期,这种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即便面对实际灭亡,也无法改变他们心中关于世界帝国“边界”的理想。
然而,这一理想与实际相去甚远。尽管他们称自己是“万国之主”,但经济和军事能力限制了他们无限扩张。在哈德良时代放弃扩张政策后,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最终导致了帝国衰落和分裂。这一过程揭示了民族野心膨胀背后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当一个文明达到其自然极限时,其辉煌将会走向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