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黄梅戏音乐的卓越贡献者,他的家乡深受庐剧文化影响,在青少年时期便在庐剧的旋律中成长。1958年,他凭借出色的二胡技艺入读安徽省艺术学校,三年后掌握了庐剧音乐创作,并梦想为其艺术发展做出贡献。当他毕业准备展现才华时,学校却宣布取消庐剧专业,这让他感到迷惑和失望。但是校方解释说,他们希望培养一个将来能为庐剧事业作出奉献的人才。然而,这个种子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里未能得到发芽、生长和结果的机会。
为了尽快掌握黄梅戏这一新的领域,徐代泉采取了记谱学习的方法,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他不仅聪明且勤奋,以迅速学习新曲目的速度超过了同龄人,最终成为教学曲目的大部分作者之一。这段时间充满挑战与艰辛,但也见证了他的毅力与对艺术追求。
徐代泉一生致力于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在教学生涯中,他担任过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不论退休还是现在,都从未停止过教授工作。在创作方面,他不仅为电视剧和舞台劇谱写音乐,还为60多部教学剧目提供配乐,涉及多种地方戏曲,如黄梅戏、庐剧、京剧等。他还曾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的编纂工作,并荣获“编纂成果二等奖”。
作为一位著名的黄梅戲音樂電視劇音樂創作者,徐代泉以《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二月》、《潘张玉良》、《祝福》等作品闻名遐迩。尽管已经65岁高龄,但他仍然活跃于学术界,为中国戲曲音楽界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