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康扮演白毛女的京剧票友形象

自小对京剧情有独钟,10岁便登上舞台,尤其倾心于黄桂秋先生的高超唱腔。1956年,我正式拜师学艺于黄先生,跟随老师22年,不仅学习了黄派艺术的精髓,还得到了黄先生无所不教的真传。我认为,当初旦角戏被写给男演员时,我并不理解为什么没有招募女老生或女花脸。后来我决定学男旦,因为我的音色与这一行当天然契合。在专业支持方面,我坚信票友应该相互扶持。

朱永康在《京剧谈往录》中提到:“只有男旦才能真正展现出黄派戏曲的魅力,因为男旦的声音宽广而亮丽。”我也曾见证过朱永康如何在业余时间投身票友工作,他常常演出如《玉堂春》、《王宝钏》等经典剧目,并能流畅地表达出“嗲嗲甜甜娇娇脆脆”的特有的风格。

朱永康还深入研究和推崇音乐理论,他晚年的作品包括《春秋配》、《别宫祭江》的谱曲。他不仅在国内传播黄派艺术,而且还远赴美国讲学,与当地人合作演出了麒派名作《斩经堂》,饰演吴汉之妻王兰英,这一角色获得了巨大的赞誉。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