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故宫?
故宫,又称为紫禁城,是中国古代皇帝居住和行使政治权力的庞大建筑群。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约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皇家宫殿。
如何建造故宫?
故宫始建于1406年,历经多年的建设,最终在1420年基本完成。在明朝初期,朱元璋下令对整个城市进行重建,并将其作为新的都城。这座城市被命名为“北京”,而这座宏伟的宮殿则被称为“紫禁城”。从此以后,它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
为什么叫紫禁城?
"紫禁"一词来源于明清时期,对待外国使节等不许入内的一种礼仪规定。即便是臣子也不能随意进入,这里的许多房间都是用来接待外国使节和进行重要仪式的地方。而"城"则指的是整个建筑群所构成的地形。因此,紫禁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屏障,将皇帝及其家族与普通百姓隔离开来。
谁能进去见面?
在清朝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如避免传染病等,所以对于平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进入这里的。但到了民国初年,即1912年后,因为政府开放政策改变,这里开始向公众开放。不过,那时候已经无法再见到那些曾经繁华非凡的情景了。
现在是什么样子?
目前,在2003年之前,所有游客只能看到一个极小部分的展览区域。当时的一个重要改动是在2003年底,一项大规模修缮工程结束,使得更多区域对公众开放,从而让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到这个神秘的地方。今天,你可以参观很多以前关闭的大门,大厅、大堂以及其他一些原本只供最高级别官员及贵宾访问的地方。
保养与保护工作怎么样?
由于它拥有无数珍贵文物及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所以对其进行维护和保护工作非常严格。这些工作包括定期检查木结构、防止侵蚀性气候因素损害,以及确保内部环境不会引起文物退化。此外,还有专门团队负责恢复一些失落或受损部分,以保持这片文化遗产完好无损,同时向世人展示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