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天才,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在庐剧与黄梅戏两大剧种之间筑起了一座桥梁。他的故事,如同一曲曲折跌宕的黄梅戏,每个音符都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谊。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已经被庐剧深深吸引,甚至比黄梅戏更有亲近感。1958年,他凭借自己精湛的二胡技艺,被安徽省艺校录取。在那里,他学习了三年庐剧音乐,并掌握了作曲技巧。他曾说过,对庐剧的了解和热爱远远超过了对黄梅戏,这种执着让他成为那个时代少数几个坚守不渝的人之一。
然而,当他即将踏入舞台之门时,却遭遇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人生转折。当时学校决定撤销庐剧专业,而徐代泉却被留下继续教学。这让他感到迷惑,但学校领导的话却给予了他心中的答案:“我们是要为庐剧留一个种子。”尽管这个种子未能早日绽放,但它成为了徐代泉后来转向黄梅戏的一个重要契机。
面对新的挑战,徐代泉没有放弃。他采取了一条艰难而笨拙的方法——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他用自己的方式学会了新的技能,最终成了编写教材、创作歌曲以及研究古典音乐的一位专家。
他的生活充满了辛酸与困顿,但每当完成一首作品,他就会沉浸在那份纯粹而又无法言喻的情感中。那份痛苦和快乐交织,是所有艺术家的共同语言。直到今天,虽然退休但仍然活跃于学术界,作为中国戲曲学院及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不断地推动着戲曲音樂领域的发展。
总结来说,徐代泉是一位多才多艺、无畏挑战的人物,无论是在教学、创作还是研究方面,都以他的存在证明: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永远保持敬畏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