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高丽人,又名王不花,元朝时期的宠臣。朴不花在7岁那年,被送到元朝宫廷中成为一名小太监。他与奇承娘,这位来自高丽的小宫女,在宫廷中相识,两人关系亲密。后来,奇承娘得到了皇子妥欢帖木尔的宠幸,并被封为第二皇后。
随着妥欢帖木尔登基成为了元顺帝,他和奇承娘生下了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此后,朴不花被调到兴圣宫照顾太子的生活起居,由于与皇后的关系亲密,他逐渐升迁至荣禄大夫、资正院使等要职。在这段时间里,他对内外百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近九成的人都投靠他的势力。
有一次,当河南、河北、山东发生战乱,大批难民避居京城造成严重饥荒时,朴不花出面买地收葬二十万具尸体,用二十万余锭银子进行安葬工作,从南北两城到卢沟桥之间,每个坟地都有男女分葬的规矩。这项善举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公仆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和担当。
然而,不久之后,当孛罗帖木儿因为某些原因遭遇猜疑,被诬告谋反而被削夺其兵权并流放四川时,朴不花也因涉嫌同情孛罗帖木儿而遭受牵连,最终在四月十二日被交给孛罗帖木儿,并最终遭到了杀害。
关于他的传说,其中提及他和奇承娘的情史,他们是邻居,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但由于父亲反对,她不得不同父进献给中国的元朝皇帝。他们虽然不能像正常男女那样恩爱缠绵,但每天能看到对方已足够让他们感到幸福。这份执著和真诚打动了很多人,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对于真爱付出的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