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气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上册

清朝同治年间,四川某县有一个姓柳的,名叫儒卿。一贯横行乡里,鱼肉黎民,全县上下无过失他恨入骨髓。暗地骂他“柳剥皮”。一年,湖南才子王运溯江北上,到四川授学讲书,经过此县。听到黎民怨声载道,叫苦连天,一时间十分同情。

便以那的名字作了一副春联,将其夜里悄悄贴于衙门两旁,上联:“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形,却少三分面目;下联:“惯开始卯”,会打银子主意,但绝无一点良知。这副春联一出,不仅让柳儒卿颜面尽失,更是震惊了全县百姓。

第二天一早,当柳儒卿走进衙门,只见自己不堪入目的春联,便气得直喷白沫。他知道这不过是一时之举,但却难以掩饰内心的愤怒与羞耻。在众人瞩目的场合,他只能强忍着窘态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则传说中的春联成了当地的一个笑谈,也成为了对那些滥用权力、欺压百姓官员的一种警示。而王运的这一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一些人的行为,让他们意识到了言论自由和正义追求的重要性。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