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生于何年,逝于何时,都已成为历史的秘密。唐朝末年的蜀地慈光寺中,她是一位尼姑,以才情著称。她的诗作《舟夜一章》至今仍流传不息。这位海印,从小就有着高洁的志向,对诗词尤其钟爱。她总是细心琢磨前人留下的每一句诗,每半句都能吟诵得津津有味。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佛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那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代,妻离子散、哀鸿遍野之际,海印决定放下世俗烦恼,遁入空门,一头削发成尼。
自从出家后,她在西蜀慈光寺过上了相对安宁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乘船外出,在风景如画的地方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她乘坐的小船在月光下缓缓行驶,与同行旅客闲聊了一番,然后她独自一人站在船头,看着那轮明亮的月亮,不禁滋生出了创作灵感。她随口吟诵了一首五言律诗:
水色连天色,
风声益浪声。
旅人归思苦,
渔叟梦魂惊。
举棹云先到,
移舷月逐行。
她吟完这首诗,就再次望向远处横亘的大山,那些未曾触及的心灵世界似乎也被她的诗所触动。不知不觉间,这首名为《舟夜》的作品便成为了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让她的名字在当时和后来都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而其他一些作品,由于时间流转和各种原因,最终遗失无踪,只留给我们更珍视这份幸存而又弥足珍贵的一首《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