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生于唐朝末年,在今四川的慈光寺中成长为一位尼姑。她才情横溢,以《舟夜一章》著称。海印自幼心志高远,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不论是偶然间翻到前人留下的几句诗,她都能细细品味、反复吟诵。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代,妻离子散、哀鸿遍野之时,海印决定放下世俗之念,削发为尼,以此作为自己苦难生活的一种逃避和寄托。
出家后,海印在西蜀慈光寺度过了一段相对安稳的生活。一次她外出,有事忙碌,一路上欣赏风景十分自得其乐。但旅途归来之际,因急于赶路,晚饭后船只又连夜启航。这时月色如洗夜色如水之间,她与同行者闲谈一番,然后独自站在船头望月。这份宁静触动了她的灵感,她即刻吟诵出了五言律诗《舟夜》:
水色连天色,
风声益浪声。
旅人归思苦,
渔叟梦魂惊。
举棹云先到,
移舷月逐行。
完毕吟唱之后,还能见到遥远山峦横亘而立。她的这首名作广为传颂,而她其他一些作品却因时间流转而遗失,只有这首《舟夜》,以至今仍被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