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国的历史中,有一段颇为曲折的故事。据说,吴国被越国征服后,越人迁都北方,这让原先吴地的人民逐渐崛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越国再次迁回其故土时,吴人已经变得强大到足以介入越国内政。《史记》中的索隐解释说,在竹书纪年中记载了这样的情况。在翳王三十六年的七月份,一位名叫诸咎的太子竟然弑杀了自己的君主翳王。而不久之后,粤王也杀害了诸咎。这一连串内乱导致了三个国家君主相继遇害:不寿、翳和诸咎。
面对这样的混乱局势,王子搜感到无比恐慌,他逃到了丹地的一个洞穴中躲藏起来。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候来出山。他最终等来了一个机会,那就是当时的大夫寺区平定了内部纷争,并且由于没有合适的君主,大臣们请求他即位。但尽管如此,王子搜仍然坚持自己并不愿意担任这个职务,所以他继续躲藏在洞穴里。
然而,由于压力不断加大,最终还是不得不被迫出来。当他登上王位时,他深知这不是自己真正的心愿,因此他向天高声呼喊:“君位啊!我真不想承担这一切!”但似乎他的心情依旧复杂,因为很快就有另一个人,无余,被推举成为新的越王。此后的历史发展证明,无余成为了一个稳定的统治者,而那些关于吴人的故事,则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种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