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魏昭王的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他因被封于信陵而后世称之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
在魏国走向衰落之时,魏无忌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以自成势力。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一次挽救了赵国危局,再次挽救了魏国危局。但屡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在公元前257年的事件中,当秦军围困赵都邯郸时,赵国求救于魏,但不果。面对此情此景,信陵君听从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生死风险,用如姬手中的兵符夺取兵权,不仅成功击败秦军、救援了赵,还巩固了当时的地位。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生死荣辱为轻的优良品德自古以来,被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