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杼——春秋时期齐国的权力巅峰者
在遥远的春秋时代,崔杼以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在齐国占据了显赫的地位。他自称为“武子”,被后人尊称为“大夫”。灵公时期,他曾率领军队征讨郑、秦、鲁、莒等国家,不仅扩展了齐国的疆域,还增强了它的实力。然而,当灵公病危之际,他却不顾一切,迎立故太子吕光,即庄公,并杀掉太傅高厚,这一举措标志着他对齐国政局的控制。
在他的统治下,崔杼不断地进行宫廷斗争,先后立庄公和景公为君。在朝中,他施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手段,大肆杀戮,无数忠诚的大臣惨遭屠杀。他的行为导致了齐国长达十年的动荡与混乱,这一时期被史书记录为“宣公十年”。
但是,不可预见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内讧改变了整个局势。前548年,由于庄公与其妻棠姜私通并将自己的帽子赠予他人,加上棠无咎的一己之愤怒,他们共同策划了一次政变,最终成功篡夺了庄公开位,将他毒死,并立庄公弟柞臼(即景公)为新君,而自己则成为右相。
这一事件引起了齐国太史 公深刻关注,他如实记载这一历史巨变。但是,这让崔杼感到极度愤怒,最终导致他连续杀害三名太史兄弟。而第三个弟弟太史季凭借坚定的正义感和职业道德,被迫写下真相,却得到了释放。
尽管如此,内战依然不可避免。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家族内部爆发冲突,其子崔成等人互相争斗,最终导致家族灭亡。当年的左相庆封乘机攻破他们的堡垒,将尸体曝尸野地。这位曾经掌握绝对权力的男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段骄横而短暂又悲剧性的篇章,为我们展示了一种独特而复杂的人物形象——一个既能统治又能毁灭者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