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蚡(?~前131年),一位西汉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文人,籍贯长陵(今陕西咸阳渭城区东北)。他与汉景帝刘启王皇后的关系特殊,因为王皇后母臧儿曾是槐里王仲妻,仲早逝,她改嫁长陵田氏,生下了田蚡和他的弟弟田胜。由于他们能言善辩、聪明过人,因此深受景帝及王皇后的青睐,被提拔为中大夫。
随着汉武帝刘彻的登基,田蚡因其舅氏身份被封为武安侯,并广招门客,以礼贤下士之姿。他在武帝初年的治国政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许多政策都是由他的门客们提出的。逐渐地,他升任太尉,与丞相窦婴、御史大夫赵绾共同管理朝政,并积极倡导儒学治国思想,这与崇尚黄老思想的窦太后形成了鲜明对比,因而不久后便免去其职务。
然而,在元光三年(前132年),当黄河决口并改道南流,导致洪水泛滥时,尽管他的封邑位于故道以北未受灾害,但他却利用这一机会反对堵塞决口,使得黄河水流不归故道达20年之久。这显示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专横跋扈以及党同伇异的一面。在这期间,他还参与了一些诬陷案件,如对重要大臣窦婴、灌夫等人的指控,最终导致他们遭到杀害。
尽管如此,在用人上,田蚡也展现出了自己的慧眼识才,如发现并推荐名臣张汤,此举对于整顿吏治和安定社会秩序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总体来说,虽然田蚡有其优点,也存在许多缺点,但作为一个时代人物,他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代的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