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德元,京剧票友兼艺术家,其父亲郝寿臣是一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郝寿臣对儿子学戏表示坚决反对,希望他能读书做一个“人上人”。然而,郝德元早年就被京剧深深吸引,并在父亲身边偷偷学习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在1938年辅仁大学毕业后,即与父亲一起参与演出。
在这段时间里,郝德元还曾经介绍燕京大学丁秉鐩结识杨小楼,但丁秉鐩的人品问题使得这一事实遭到质疑。此外,他在1940年与袁世海相遇并结为好友,也是他师从袁世海学习京剧的一个重要时期。在1944年的南开中学40周年校庆上,他甚至司鼓并唱出了《醉打山门》中的两支曲牌,这一场景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天赋。
1951年,由于对京剧的热爱和忠诚,郝德元创办了美国第一家专业的 京剧票房——国剧雅集。这一组织不仅促进了京剧文化在美国华人社会的传播,还培养了一批有志青年,使得其影响力持续扩大。在此期间,他也积极支持国内外同行,为推广中国戏曲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回国后,郝德元继续作为教育工作者工作,并致力于发展智力开发和心理测量统计等领域。他还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并参与筹拍电影《群英会·借东风》,但因父亲病情严重而请求代演曹操一角。尽管如此,当时主管电影部门仍然决定由袁世海扮演曹操,而不是让已故去几周前的心脏病发作患者重新复出的父亲担任这一角色。
随着时间的流逝,1962年的《郝寿臣脸谱集》出版,对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政治原因,这本书一度失踪。直至1980年代,《脸谱集》的遗产才得到恢复,并最终通过王光美同志捐赠的一本珍贵版本被重新发现并用于编写新的教材。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家族成员之间无私奉献精神,也体现了他们对于传承艺术遗产和推动文化交流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