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德元,京剧票友的新篇章:《现代京剧经典曲目》重现
郝寿臣因受尽了“经励科”的盘剥,尝够了“戏子”低人一等的况味,决不许郝德元学戏,严令儿子读书做个“人上人”。郝德元生在父亲身边,绕膝承欢,耳濡目染,懂事就爱唱戏,并着意摩仿,屡遭申斥。德元生性孝顺,谨遵严命,从小学到大学一读十六年。终因迷恋京剧,他暗下苦功,不离父亲左右,在课余偷学技艺,一直到1938年辅仁大学毕业时,他已经能够自琴、俨然行家里手。
在读书期间,他曾介绍燕京大学丁秉鐩结识杨小楼,但后来编者注重对此事认为是丁本人的攀附,而不是郝德元介绍。1940年,他在庆乐园观看袁世海演出《青梅煮酒论英雄》,并与其结识。他还在1944年的南开中学40周年校庆上,以司鼓和演唱《醉打山门》中两支曲牌赢得好评。
1948年,他取得美国纽约大学入学许可书和助学金,由父亲亲自送他登机。在美八年期间,无论工作还是学习,他都没有忘掉京剧。在道车站喊嗓唱念,是他为保持声线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他还与卓孚来、赵培忠、蒋中一发起创办了美国第一家京剧票房,“国剧雅集”,先后公演86场,每场演出206出戏。
1956年,当北京电影制片厂筹拍影片《群英会·借东风》时,其中曹操一角由他的父亲扮演。但当预演后他的父亲病倒,这位青年不得不恳请袁世海代替他扮演曹操,最终影片成功完成拍摄。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郝寿臣脸谱集》的胶片被糊上了窗户,只有王光美同志慷慨赠给艺术整理委员会的一本画册幸存下来。
1980年代,“郝寿臣艺术整理委员会”成立时,他们竟找不到这本珍贵的遗产。不过最终,这本画册通过主席珍藏本重印,并且以首发式形式向公众展示。这段历史证明了尽管时代变迁,但对于传承文化宝贵遗产,我们仍需不断努力保护和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