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名家名段演唱会郝寿臣的净角之美

郝寿臣,男,京剧净角。原名万通,出生于河北香河县的一个贫苦木工家庭。自六岁起与哥哥一同在私塾读书,但因生活困难而中断学业后,他开始在街头叫卖五香豆。这段经历并未阻碍他的艺术追求,而是让他意外地受到皮影艺人王德正的赏识,被收为徒弟,并由老师吕福善教授技艺。在七岁时,他便开始学习《锁五龙》、《二进宫》、《捉放曹》等戏曲作品。

郝寿臣的嗓音从小就显得特别有力,与师傅李连仲的指导下,他不仅精通架子花脸,还不断走访东北、河北、河南等地进行演出。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细致入微的态度,不断磨练自己的演唱技巧,使其成为京剧界的一颗璀璨星辰。

随着年龄增长,郝寿臣二十三岁来到北京,在东安市场丹桂茶园表演,并很快加入了三乐社科班,从此担任配角。他深知要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创新和突破,因此他通过学习金秀山唱功和黄润甫风格,同时也得到了著名梆子演员的大力指导。此外,由于自身条件独特,他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架子花脸铜锤唱”艺术风格。

厚重是郝寿臣整个人的风格,无论是在歌声中还是念白中,他的声音虽然有些闷哑,却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稳之重。他把鼻腔音转化为口鼻共鸣,将声音运用得非常灵活,让听者感受到了深厚的情感韵味,为他塑造了独特的“郝派”。

除了舞台上的表现外,郝寿臣对脸谱也有极高要求,对于提高观众对花脸角色的兴趣,也注重面部表情和动作之间完美结合。在与梅兰芳、程砚秋、高庆奎等大师共同合作创新的新戏方面,每年平均排演两本新剧目,为京剧界贡献了大量宝贵的人才和作品。

1953年,郝寿臣担任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其门下弟子的数量也不少,其中包括樊效臣、袁世海、李幼春等人,他们都是继承并发展了郝氏艺术传统的人才。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