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贯,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元代文学家、书法家、鉴赏家。出生于婺州浦江(今兰溪横溪),博学多通,对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等领域均有研究。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是元代著名文学家虞集、揭傒斯和黄溍并称“儒林四杰”的一员。
柳贯在学者中影响深远,他的门生宋濂曾评价他:“读书博闻强记,无所不通。”柳贯的诗文作品流传后世,其中《金石竹帛遗文》、《近思录广辑》、《字系》等著作尤为珍贵。他对社会风气和文坛现象有着深刻见解,如在《答临川危太朴手书》中提到的自利心日益增长与道德日渐退化的问题。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柳贯还精于书法,对古物鉴赏亦有独到见解。在他的生活晚年,他虽未能高位,但仍以其卓越的学问和严谨的品格赢得了当时社会的尊重。最终,在至正二年(1342)11月初九病逝于大都(今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