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用“滴水穿石”的故事感染了小朋友们对历史的热爱
记得小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述一则古代传说——“滴水穿石”。那是一个关于不懈努力和坚持到底的小故事。后来,我把这个成语带入到我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用它来点燃学生们对历史的好奇心。
每当天气晴朗,我们就出发去郊外踏青。那时候,孩子们通常都是在玩耍,但我想让他们也学会欣赏自然、了解历史。我拿出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几滴清澈透明的泉水,然后开始讲述那个著名的成语背后的故事。
你知道吗,“滴水穿石”并非仅仅是个简单的成语,它代表了一种无畏挑战、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古代,有位叫做李斯的人,他通过不断地写字,最终使得他的笔尖变得足够锋利,可以穿透最硬 toughest 的石头。这就是“滴水穿石”的由来。
我告诉学生们,每一滴泉水都有它自己的力量,而这份力量可以慢慢地改变世界,就像李斯一样,不懈努力最终达到了目的。然后,我又提醒他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每一次尝试都是向前的一步。
看着孩子们脸上的兴奋与理解,那些原本可能显得乏味无比的话题,如今却变得充满了神秘和吸引力。他们开始主动提问,比如为什么会有人想要用笔尖切割石头?还有,他们自己能不能尝试模仿这种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项目逐渐变成了我们班级的一个特色活动。每次到野外教室,我都会带上那个小瓶子,让孩子们看到那些渺小而坚定的泉水,以及它们如何一点一点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念。当夜幕降临,我们围坐在火堆旁,将星空比作那些无法触及的大海,也许哪天我们能够像李斯一样,用自己的手指触摸那遥远的地方。
现在,当我回想起过去,那些曾经的小朋友已经长大了,有一些还会偶尔提起我们一起走过的情景。但即便岁月流转,他们仍然记住了那个关于“滴水穿石”的故事,以及它所蕭含的意义。而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能比看到学生从懵懂到茁壮,更让我感到骄傲和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