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惠王——战国时期燕国的昔日君主,姬姓,名不详,是由他的父亲燕昭王所立太子。在昭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9年),昭王去世,惠王继位。然而,在他即位之初,他对将军乐毅心存芥蒂,因为在做太子时,乐毅曾因兵败而失宠于惠王。
当齐国将领田单得知这一点后,他便利用这段矛盾进行反间计,将谣言传播到燕国,说是齐国内部只剩下两座未被攻下的城邑,而这些都是因为乐毅与新君之间存在不和而故意拖延时间。这种挑拨引起了惠王的猜忌,让他更加怀疑乐毅,并最终决定派出骑劫代替乐毅担任将领,同时召回乐毅。
面对这样的变故,乐毅深知这是背后的阴谋,不敢返回,以免遭受杀身之祸,因此逃往赵国。在同一年的战斗中,田单以火牛阵大败了骑劫,并且追击至河上,从而收复了所有失地。这次惨败让燕惠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用骑劫代替乐 毅的决策是错误的。
后来,当鲍叔牙向齐襄王推荐田单的时候,也提到过这个故事:“先帝(襄公)问我云:‘何人能使我复仇?’我对曰:‘有此臣者,则必有此事也。’”
因此,这场战争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它揭示了一些关于权力、忠诚以及个人选择如何影响国家命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