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郑三团长唱段,李斯忠,净行演员。曾用名银忠,字海清,艺名屠龙,一作伏龙。生于河南省宁陵县柳河村。 李斯忠出生在贫穷的豫东,他的童年充满了辛酸与挑战。他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为了一家人挣扎着生活。在放羊时,他喜欢放声唱小曲,每逢周围村庄演戏,他便偷偷跑去看戏,看后就模仿唱。他还根据生活经验,用“二八”、“流水”编了一段小曲:“有为王坐树墩,满朝文武把王尊。那一厢卧下‘羯羔子’,这一边立着‘臊胡臣’。地有青草自己啃,不许抵角散了群。”他的歌声响彻田野,被乡亲们赞誉为好嗓子。
1933年,当他12岁时,就被吸收进大平调姜庙科班学戏。在科班里,他专攻净行,并迅速崭露头角,在仅72天内便登台亮相。他在科班学习了12出戏,其中主角上演11出,如《秦香莲》、《铡赵王》中的包公,《白玉杯》中的严嵩,《陈平打朝》中的陈平等角色。
17岁时,他正式登台,在商丘快乐戏院表演,以其洪亮的声音和豪迈的艺术风格迅速赢得观众喜爱。他不仅演过张飞、关公、李逵、曹操、严嵩等角色,而且最擅长的是“黑头”,塑造了多个黑头形象,如《老包放羊》、《老包赶考》、《下陈州》、《审牌坊》、《秦香莲》、《铡赵王》等90多出,从童年的包公到晚年的包公。
1950年,他加入宁陵县豫剧团,并任团长。在此期间,他还参与录制了《秦香莲》,并荣获先进文艺工作者称号。此外,还参加过多次省级和国家级舞台活动,其代表作品包括《司马茅告状》,以其高超的唱腔技巧获得首奖。
1960年代至1980年代之间,与崔兰田合作,为周总理进行独幕剧表演,并曾应邀访问越南,对国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在1996年病逝前夕,其影响力仍然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豫剧界的大师”。
李斯忠的人生轨迹,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深刻探索与创新,也是对个人生命价值的一种坚定追求。他对于自己的艺术追求总是持有极高标准,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情感表达上,都能达到精益求精的地步。而且他对于其他剧种也有所吸收学习,比如京剧和秦腔,这些都反映在他的表演中,使得他成为一代绝唱,同时也丰富了豫剧自身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