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入关后,面对出行时的禁忌,如何是好?这些禁忌就像一道道神秘的屏障,阻挡着他的脚步。据《大清律例》规定,一旦在荒郊野外遇到皇帝车驾而不能回避,那么必须“听俯伏道旁以待驾过”,否则便会被治罪。
我们平常观看戏曲中那些拦驾喊冤告状的情节,但清朝皇帝出行遇到类似情况,又该如何处置呢?简单来说,只要不是擅自进入禁地,而是经过允许,并且确有冤屈,那么问题还算好解决。但如果不按规矩来,即使只是想申诉,也可能因此遭受绞刑之辱。
我们知道,皇帝出行所经之路并非羊肠小道,其道路两侧充满百姓住家、清军营房。如果军马、牲畜管理不当,或是八旗兵丁冲撞了皇家仪仗,又该怎么办呢?《大清律例》明文规定,“军民之家纵放牲畜,若守卫不备,因而冲突仪仗者,[守卫人]杖八十。”这八十板子,你觉得是否过重?
即使是在寿终正寝的宫殿里,也依然存在严格的禁忌。《大清律例》的存在,不仅是一部法律,更是一段封建时代与人民脱离相连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