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昭王十七年、魏昭王六年(前二九〇),韩国派遣使者前往秦国,通过游说和土地的馈赠,以求和解与秦昭王。他们恳请秦昭王放弃对魏国的攻势,而转而攻击韩国。随后,韩国又向秦国提出献地求和的条件。在这段时间里,秦相魏冉亲自率领军队进攻魏国,并迫使其割让河东地区换取蒲阪和皮氏。
接下来的一年,白起和司马错被派出征伐魏国,他们成功攻占了包括垣邑在内的六十一座城镇。这一连串的战役导致了韩国重大损失,其南北两个铁中心——宛邑(今河南南阳)及邓(今河南孟县西)均被夺走。面对这种形势,韩国家决向秦国产生了归顺之意,但遭到了魏昭王拒绝。
成阳君主张屈服于秦,被拒绝后,他建议以扣留成阳君为筹码,使他不敢踏足秦国内。但成阳君并未因此动摇,在同一年,即韩僖王六年(前二九〇),他与东周之君共同访问了秦昭王。在那里,他表达了愿意屈服求和并提供武遂二百里土地作为交换。此举最终促成了韓與東周之間媾好。
此时期,一位名叫公仲侈的人担任着高级官职。他为了确保韩国不再受到侵扰,便派出了名将韓珉前往请求与 Qin 的友好关系,并同意割让武遜二百里的土地作为交涉结果。而当时已故公仲侈逝世後,由於他的努力,最终得到了 Qin 的承诺,不再对韓发动战争。韓珉也在這段期間完成了一些事宜,並見證了一系列重要事件之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