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昭王十七年、魏昭王六年(前二九〇),韩国派遣使者前往秦国,请求秦昭王攻打魏国而非韩国。同时,韩国又向秦国献上土地,以换取和平。秦昭王接受了这一提议,与韩国签订了媾和条约,从而集中兵力对魏发动大规模的攻击。在这场战争中,魏冉亲自率军与秦军交战,最终迫使魏國割让河东地区以换取蒲阪和皮氏。
随后,白起和司马错领兵伐魏,他们的军队深入至轵县,并攻占包括垣邑在内的六十一座城镇。这一连串的胜利削弱了韩国の力量,使其南北两铁中心——宛和邓都被夺走。面对这种形势,韩國決定向秦國求和,但遭到了魏昭和成阳君主张屈服于秦之建议被拒绝。
成阳君不顾这些反对意见,他與東周國君一起前往秦國朝見了 Qin Shi Huangdi。他表達韓國願意投降並求得和平,並且願意將武遂二百里的土地送給秦國。最终,在韓僖王六年的同一年(前二九〇),韓珉代表韓國與 Qin Shi Huangdi 求和,並將武遜地區割讓予 Qin,而這也意味著不再對韓開戰。此後,由於公仲侈去世, 韓珉繼續在 Qin 國任職直到公仲侈逝世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