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皓然幼儿国学教育的爱国道医长

龚皓然,名淳,又名信陆,全真第廿五代道人,道号乞野,河北大兴县人。少年时与表姐姜氏共读书习武,18岁同结婚,夫妻和谐生子女。因伯父逝世,其母欲再娶,因恐影响家风,与兄长离家外出。

1912年至热河省丰宁县青云山八宝洞拜韩诚寿为师,苦行三年开荒地百余亩。1915年期满冠巾云游访师。在开鲁县遇紫康道人胡诚明,被收为徒传授炼神、固精等决窍法门。此后7年潜心苦学,在通辽等处治病为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马占山将军的将士治病。在吉林交河县老爷岭居住。随后的几年中,他在奉天、山东崂山及山西介休朱砂洞继续行医,并在抗日战争期间流浪于西安、宝鸡等地,为难民提供医疗服务。

1939年定居宝鸡,在此期间,他修建了“八卦洞”,利用针灸治疗病患114813次,每日诊治760余人。他还积极参与当地教育和经济建设活动,对抗美援朝前线捐款104800元。

1959年被诬以反党罪判刑10年,但1964年的狱中去世之前,该判决已被撤销,无罪昭雪。1987年的法院宣告无罪,是对其含冤30年的认错补正。这位爱国道士的一生,以热爱祖国和针疗技术著称,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天罡针法修养普济录》是他留给后人的医学研究价值极高的作品,是他近40年的针疗实践经验总结。本书简要阐述了天罡针治病的道理,并倡导推广此法,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份精神财富不仅对中国古代医学有重要价值,也体现了龚皓然对于国学教育的重视与传承之情。

2010年3月30日,在纪念他的诞辰120周年之际,有50多位专家学者及1000多名受益患者亲属及信教群众参加纪念活动,这一举动彰显了人们对这位爱国道士及其工作成就的敬仰与记忆。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