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昭王十七年、魏昭王六年(前二九〇),韩国派遣使者前往秦国,通过游说和献地的方式,以求和平。秦昭王接受了韩国的请求,并与之结好,同时集中兵力对魏国发动攻击。魏相魏冉亲自率军出击,迫使魏国割让河东地区,以换取蒲阪和皮氏两地。
随后,秦国再次派遣大良造白起和左更司马错领军伐魏,其军队深入轵境,攻占包括垣邑在内的六十一座城邑。在连续受到秦军压力的情况下,韩国损失惨重,不得不考虑向秦求和。然而,当时的成阳君主张屈服于秦,被拒绝,他便建议以扣留成阳君为条件,使其不敢前往秦都,但成阳君坚定己见,与东周之君一起前往朝见秦昭王。
在那次会面中,成阳君表达了韩国の愿意屈服求和的决心,并提出将武遂二百里土地作为赔偿给予秦。这一行动最终得到了 Qin 的认可,他们同意了这项媾和,并且从此以后停止对韩国の进攻。此外,在这一期间,由于公仲侈去世而空缺相位的大位置上由韩珉担任,他也曾尝试通过向 Qin 求和来避免国家遭受进一步破坏,最终成功促成了两边之间长久稳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