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德元,京剧票友出身,深受父亲郝寿臣的影响。在父亲严格要求下,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内心却始终渴望追随他人生的道路——成为一名京剧演员。郝德元在读书期间暗自学习京剧,并在课余时间跟随父亲参加表演,从而掌握了一手好功夫。
1940年,郝德元与袁世海结识,并于1944年10月17日在张伯苓家中举行的南开中学40周年校庆上,与校友们共同演唱《醉打山门》中的两支曲牌。这次机会使得他的艺术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
1948年,郝德元获得美国纽约大学的入学许可和助学金,离开中国前往美国深造。在美期间,他没有放弃对京剧的热爱,而是在道车站练习嗓子,以此来保持对艺术的执着。1951年,他与卓孚来、赵培忠、蒋中一等人共同创办了美国第一家京剧票房“国剧雅集”,并成功地将这门传统文化带到了海外。
1956年,当北京电影制片厂筹拍戏曲影片《群英会·借东风》时,由于主角曹操一角由郝寿臣扮演后病倒,儿子郝德元恳请袁世海代替他完成拍摄。最终,《群英会·借东风》的拍摄顺利完成,这也标志着京剧在电影中的重要一步。
1962年,《郝寿臣脸谱集》正式出版,但由于历史原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本珍贵资料一度失踪。直到1980年代,“�2296](#note-1))艺术整理委员会”的成立时才找回部分遗失资料,其中包括那本被王光美同志捐赠给委员会的一本《脸谱集》,并最终以主席珍藏本重印形式再版问世。
1987年3月24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成立考试研究委员会任委员,并于1990年退休。在其漫长的一生中,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都有着不朽的足迹,为 京剧艺术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