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欣简介:字墨林,号郑风草堂。北京市东城区书协会员,河北省石家庄市书协会员。自幼喜爱书法,从军30年,一直笔耕不辍。精研楷书、隶书、篆刻,作品曾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刊用,多次在军队内部组织的书法比赛中获奖。在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儿童福利院、九龙蓝天教育和北京文智斌斌等教育机构任教,对于传授知识与技艺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书法理论水平达到较高。
苏红欣:青少年学习书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推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全社会各行各业都积极响应,不仅如此,对于学习中国古代艺术——如中国書法热潮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一切都促使了更多人想要深入了解并掌握这门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而为了帮助那些渴望学好書法的人们,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出发进行初步探索:
首先,要确保“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出回收笔”这些基础技术被牢记并熟练掌握。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位想成为真正画家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正确地处理线条和笔触,使之流畅自然而非生硬勉强。
其次,要学会“找到支点听声音,看粗细”的技巧。在开始写字时,大多数初学者都会发现自己无法保持稳定的姿势,这通常是因为没有找到最佳的手部位置或称为支点。“找支点”,即寻找最适合我们的身体姿态以便写下优雅又稳定的一笔;“听声音”,则要求我们在动手之前必须心静才能听到纸张上的每一次轻微摩擦声,这样才能感受到每一次挥动毛筆带来的感觉;最后,“看粗细”则是指观察完毕后的作品,以此来加深对线条细腻度的理解。
最后,要确保遵循“起笔定位—行笔走位—收笔调位—每个字皆到位”的基本原则。这个规则决定了整体布局以及单个汉字之间连接性的美感。如果能够将这些原则融入实践中,那么即使是一名初学者也能创造出既精致又充满韵味的小作坊作品,并且逐渐提升自己的水准,最终走向专业领域。
综上所述,如果能坚持以上三项建议,不仅可以提高个人技能,还能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门悠久而复杂的艺术形式,为他们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画家的道路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