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名将贺娄子幹的故事》
在北魏末年,贺娄子幹出生于代县(今山西代县),他的家族世居关右地区。祖父贺道成曾任侍中、太子太傅,而父亲贺景贤则是右卫大将军。从小,贺娄子幹就以其骁勇闻名。
周武帝时期,他开始官职司水上士,并逐步升迁为小司水,后来被封为思安县子的爵位。此后,他又担任使持节、仪同大将军。大象年间,又接管了军器监,并被授予秦州刺史的职务。在此期间,他还被晋升为伯爵。
随着北周末年的动荡局势,尉迟迥发起叛乱反对杨坚时,贺娄子幹与韦孝宽一起征讨。这场战斗中,他展现出了极高的英勇精神,在攻打邺城时,与崔弘度一同追击到尉迟迥所在的楼上,最终帮助平定了叛乱。他因功受奖,被晋升为上开府,并封有武川县公之爵位。
开皇元年(581年),他再次获得提升,被授予钜鹿郡公之称号。随着吐谷浑不断侵扰凉州地区,隋文帝下令让他率领部队前往支援。当时吐谷浑人众多而兵力强盛,但由于他们缺乏饮用水源,他们最终遭到了突厥人的袭击。在这场战役中,虽然面对敌方优势,但通过断绝敌人的水源策略,大破突厥并斩首千余级,使得吐谷浑再次受到重创。
此后的几次边境防御战役中,都有他的身影。一次因为边疆常受到侵扰的问题,上书建议不宜耕作,以免劳民伤财,最终这一建议得到了隋文帝的采纳。他在榆关总管和统十镇军事,也成功地保卫了这个关键要塞直至去世。
尽管如此,由于母亲病危而请求离职,不久即重新起用,再次担任云州刺史。但最终在开皇十四年(594)因病逝世,这位忠诚且英勇的将领便离开了人间。而他的名字,却永远铭记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