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惠王——战国时期燕国的君主,姬姓,不详名。作为燕昭王的儿子,他被父亲立为太子。在父王去世后,即位成为新的国君(公元前279年)。然而,据说他对将军乐毅有所不满,这种不满源于兵败之时。他担心乐毅会篡夺自己的位置。
即位后的燕惠王利用齐国将领田单散布的谣言,对乐毅进行了猜疑。田单通过反间计,将消息传达给了燕惠王,让他相信乐毅与自己之间存在矛盾,并且在齐国内部也有一些支持者。而实际上,田单正是想趁着这段时间来攻打燕国。他的策略奏效了,当时的战争中,乐毅因为怀疑而逃离,而代替他的骑劫最终在战斗中战死。
这场失利使得燕惠王深感后悔,他意识到如果没有错误地信任并使用乐毅,那么可能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他向乐毅致歉,并解释自己派遣骑劫只是为了让他能够休息和恢复力量。但是由于历史事件已经发生,他们无法回到过去改变命运。
尽管如此,为了表彰乐 毅之前对国家的贡献,燕惠王封其子为昌 国君,并允许他们保持与两大国家的关系。从此以后,在两个敌对国家之间游走的是一个既忠诚又受尊敬的人物——原来的叛徒们眼中的英雄,但现在却成为了政治上的象征性角色,为历史书籍增添了一笔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