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1332年—1385年),汉族军事家、政治家,明朝开国功臣。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东北的钟离镇,是一个普通农家的儿子。在元末民变时期,他加入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并在1363年大败陈友谅,1364年被任命为左相国。在1367年的征讨张士诚和常遇春一起北伐中原后,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次年攻占大都,使得元朝灭亡。此后,他继续对抗残余的元势力,为右丞相位官至魏国公。他以谨慎与治军之才著称,其战绩辉煌,被追封为中山王。
徐达一生以勇猛和谋略闻名,在边境筑城建功均有显著成就,被誉为“万里长城”。他言少而思深,在军中下令不轻易更改,每个将领对他的命令都敬畏无比,但面对朱元璋则恭敬谨慎。他善于安抚将士,与下属同甘共苦,因此受到了将士们的爱戴和忠心。同时,他严格要求部队所到之处,大城市二处,小城市三处、县城百余处,都能迅速平定,不仅不给百姓带来战争的痛苦,还能保持地方秩序。
总结来说,徐达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以其卓越的地缘战略、坚定的意志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为明朝开创稳固基础打下了坚实基础,是明初重要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