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890年至1964年之间,龚皓然道长(名淳,又名信陆,全真第廿五代)以乞野为道号,在河北大兴县出生于北京鼓楼街。他的成长与表姐姜氏共度时光,两人在18岁时结婚,并育有女儿和儿子。然而,由于伯父去世后未留下继承人,伯母再次嫁入,他便在1912年的二月离开了家乡前往热河省丰宁县青云山八宝洞拜韩诚寿为师。在那里,他苦行三年并开垦土地达100多亩。
1915年到来之际,龚皓然结束修炼并开始云游四方,以寻找智慧和友谊为己任。在此期间,他遇到了紫康道人胡诚明,并被其收为徒弟。胡诚明传授他炼神、固精以及养气等各项决策,同时教会了天罡针法。
经过7年的深刻学习和实践,龚皓然成为了一名医者,在通辽等地治疗病患。他对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尤为显著。在马占山将军的领导下,他不仅治愈了许多官兵,还曾经居住在吉林交河县老爷岭。随着战事的发展,他又遍访奉天、山东崂山及山西介休朱砂洞,为更多的人提供医疗服务。
1937年芦沟桥事件之后,当介休遭受日机轰炸时,龚皓然渡过黄河,最终定居于西安八仙庵。此后他继续辗转风翔、岐山等地,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医疗援助。
最终,在1939年他定居宝鸡,并且在当地巡疗,无数难民得到了他的救治。不久后,由于避免空袭,他迁移到店子街北坡,并修建了“八卦洞”,即清泉观,用自己的针法治疗病患。他一共救治了114813人次,每天平均诊治760余人,此外还向难民捐赠面粉50袋,以及其他物资,不计其数,这些善举均用于帮助百姓。
解放后的中国,对他的贡献依旧持续发挥作用。他积极参与金星村的水利项目,即阿谷泉引水工程解决当地居民饮水问题。此外,还捐赠学校所需物品,如桌凳100套,以及作为宝鸡市道教协会会长期间,为抗美援朝前线捐款104800元。当国家首次发行爱国公债时,他认购了100万元(旧币)。
1959年12月6日,被错误指控反动罪判刑10年直至1964年的7月因病逝世,其年龄达到75岁。1987年8月29日,被撤销原判宣告无罪,这段含冤30年的历史终于得到了昭雪。
研究龚皓然的一生,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方面是对祖国的热爱,一方面是对针疗技术的热情,以及勤恳为群众服务社会作出贡献的一生。而《普济录》,这部约8千字的心得体会书籍,是他近40年的经验总结,也是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它具有极高医学研究价值,不仅阐述了天罡针法理,更分析了其效能与不足,为推广此法而努力表达良好愿望。
2010年3月30日,当局组织纪念活动,以庆祝爱国道士诞辰120周年,与50余位专家学者及近1000余名受益患者亲属及信教群众共同参与。这场纪念活动彰显了一生的伟大成就及其对于现代社会健康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