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天王的朱毛子,生活在1868年至1938年的自然风光之中。他的故事充满了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复杂。
朱毛子字秉忠,是丹阳河阳后马陵村的人物。他以种田为生,同时经营肉铺,并且喜欢帮助别人。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当时正值秋旱,农民们面临着衣食无着的困境。县衙钱粮总柜却收不到钱粮,这引发了一场关于征税问题的紧张会议。朱毛子也被邀请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会上,总柜丁紫庭宣布要强征更多的钱粮,并且每亩增加三文。这一决定让所有出席代表都感到震惊。朱毛子勇敢地站出来指责说:“百姓吃糠麸,而官府还要加税,这是对百姓生命权利的一种剥夺。”他当即揭露了丁紫庭贪污国款、浮报国课的问题。当时的情景十分激动,他拍胸膛说:“我就是天王!”会议室顿时沸腾起来。
同年底,一份揭露丁紫庭不法行径的小传单在城内张贴,这让朱毛子得知赈济粮被一些劣绅私吞的事实之后,他跑遍西乡,鼓动并带领乡亲们去县衙要求正义。一路上,他们高声呼喊:“如果你想活下去,就要去县衙解决你的账目问题!”很快,从四面八方涌来成千上万群众聚集在县城。他们冲进县衙,但发现总柜已经空无一人,知县也逃离了现场。愤怒的人群开始破坏总柜家中的家具和窗户,最终冲击到贪污赈济粮的大户家庭,并将其住宅焚毁。在事后,由于“自称天王谋反”的指控,镇江知府和丹阳知县将朱送往苏州巡抚衙门进行审判。但随着事件曝光,大量私增国课、贪污赈济粮等不良行为被揭露,最终主犯丁紫庭遭到了捕捉入狱,而原告无法再对质。而巡抚衙门却故意拖延,将朱长期关押于牢房中直到辛亥革命成功后苏州光复期间才释放他回家。在27岁那年的1938年病逝于家中。
尽管如此,在中国历史上的君主(皇帝)中,有许多人物留下了深刻印记,而自称天王的朱毛子的故事,也成为了人们必读的一部分,因为它展现了一位普通人的坚持正义与反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他所处时代背景下的各种社会矛盾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