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著痛快的笔歌墨舞:倪文东书法艺术探究
在中国书法史上,倪文东先生以其卓越的篆隶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当代书坛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展现出精湛的手工艺,更在内容上传递出浓郁的人文精神。
倪文东先生生于陕西黄陵,这个古老而又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篆隶书法尤为突出,不仅技术娴熟,而且内涵丰富。他擅长运用各种不同的文字体,如甲骨、金文、楚简与秦小篆等,以此来表现不同风格和情感。
倪先生对古文字的研究之深刻,让人仿佛能听到那古老文字背后的历史故事。在他的作品中,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一种沉着而痛快的情感。这并非偶然,而是他对“悠游不迫”与“沉著痛快”这两种境界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宋人严羽曾言诗歌有两种境界,一为悠游不迫,一为沉著痛快。诗歌与书法虽异,但神趣相通。面对倪文东先生的篆隶,我分明地感觉到那种沉著痛快的力量。这份力量来自于他对艺术追求中的坚持,以及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大胆创新。
在他的小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那种洒落自如,又不失厚重苍茫之美。他的小篆笔画活泼灵动,不求四平八稳,多有秦度量诏版篆书意趣,其洒落处可谓“painful”,而其笔法又多有秦刻石小篆古厚之气,生涩劲健绝无浮滑,其厚重处又可谓“steady”。这种难得结合了两者的艺术境界,是他独特风格的一大特色。
除了小 篆,他的隶書也同样令人赞叹。不求华丽装饰,而强调古朴生涩之趣。他得力於汉隸諸碑,尤其與《莱子侯刻石》、《石门颂》的趣味相通。在他的隶書中,没有妍丽蚕头雁尾,也没有强烈粗细对比,只让笔画自由舒展。这份高水准艺术追求,在于捕捉一种独特格调的大胆放弃。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大胆取舍,它意味着向传统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回归根源。
由于同任职我常见到傻傻挥毫。我能感受到蓬勃,那真是一场沉著痛快的笔歌墨舞。“Sinking and Painful”是一种艺术态度,这种态度来自于书家的豪迈气质。倪文东先生从陕西黄土高原走来,他那雄浑自然的人格,与黄土高原共鸣成就了一番事业。他个性造就了他所追求的心理状态,即使是在最繁忙的时候,他也是那么专注和从容,那样的状态才能够让我们看见真正真正的心灵世界。
(作者邓宝剑 系文学博士、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