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帝国羽扇与金冠揭秘富贵的古代传奇

展览简介:

从大航海时代到如今,有关印加的传说无不渲染了这块土地的富庶与神秘,一些故事里写道,那儿的金子有如欧洲人用于挖掘金矿的铁一样便宜,那儿的王是黄金之王;另一些则断言秘鲁人的精神世界远远胜过欧洲人。

然而较之印加人所创造的辉煌的农业文明,他们生存的地理条件则显得极为恶劣,狭长沿海地区是砂土地带而且雨量稀少、水源匮乏,山区地带山势陡峭,高处终年积雪。唯有海拔2000-4000米左右的山谷盆地高度适宜,又有溪流润泽――尽管印加人虔诚地敬奉着他们的大自然,但大自然对“太阳之子”们却有些吝啬它回赠。尽管如此,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用他们勤劳与智慧,大规模开垦梯田、兴修水利,在上天严苛面前,将生存疆域拓展到可能极限。在海拔5000多米安第斯山区仍有人常年居住。

展览分为“人与自然”、“生活与人生”、“众神与信仰”,每一章细分三个单元,对公元一至七世纪印加各部落社会状况作普遍性的概括。由于没有文字史料流传,展览说明上的介绍十分简洁,对于那些表情生动的人兽样式容器和工艺精美饰物背后的故事,只能由参观者自由想象。不过,巨大的图腾投影和居中展示的大匹艳丽织物体现了布展时对于缺失考量,它们试图用古代秘鲁人的视觉方式,让人们对这一古老文明产生直观感受。

莫切文化丰厚遗产:

位于北部沿海莫切文化是该区域最发达的一种文化,其中心在莫切河谷,最盛时范围扩大至北部兰巴耶克河谷和南部瓦尔梅河谷。该文化以农业基础,以海洋资源作为补充,在建筑制陶金属加工及纺织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但由于气候相对潮湿,这一地区古文明织物易被腐蚀几乎没有保留下来。在莫切文化遗址中,有不少土筑金字塔,其中最大基座长228米宽136米高18米顶部建造巨大的神庙——月亮神庙和太阳神庙是他们宗教系统代表。

纳斯卡线条外巨型地画:

另一个贡献大量展品文化比莫切更响亮,是位于南部沿海钦查皮斯科伊卡阿卡里等河谷地区纳斯卡文化。1939年美国考索夫妇偶然发现该区域地表巨型地画纳斯卡声名大噪成为考古学家旅行者圣地这些被称为“纳斯卡线条”的图案通过挖去砾石露出白沙形成有方形螺旋形几何图形动物形象面积往往宽数十米千米以上纵横交错平行线条这些巨大难以破解古代遗迹谜题。

纺织品技艺精湛:

尽管百尺展厅无法再现壮观纳斯卡线条但当地干燥环境历经1000多年而依然鲜艳夺目的纺织品无疑显示另一令人赞叹线条。这里的居民沉浸在繁复宗教传统中,与恶劣环境显然不无关系尤其在古代通过原始技术力量斗争环境显然不足还需借助宗教力量因而他们神维持生活最基本需求,而不是道德实施者也没有来世赎罪概念;但如果不遵守崇拜就会被看作冒犯导致灾难只能通过巫术即祈愿献祭阻止祭司主持仪式前服用致幻剂让自己以为飞翔另一世界完成精神旅程羽毛扇象征祭司具有飞翔能力安第斯居民对神秘事物仪式偏爱即使今天仍沉浸繁复宗教传统中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