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驻马店日报·泌阳》2014年6月25日的第3版社会生活栏目内,一篇由侯伟峰、邓敏共同撰写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报道了唐老道故居旧址被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消息再次掀起了一阵关于唐崇亮传奇人生的热潮。
他,法名崇亮,自名道成,道号中和子,以霞光道人自称,是我恩师。出生于清同治八年的安徽颍上县三唐村,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经历过清兵生活后,他因不满清政府而逃离军队,并在1898年来到湖北武当山金顶三天门八仙庵出家。
师父得王信堂(河南云阳人)为师,从此开始他的修炼之路。他练习的是中和派丹法,这是一套独特的功理系统,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呼吸调节精、炁、神,使自己达到中和自然本性的境界。这套丹法以老子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为基础,同时融合动静相兼、体用相得的理念。
在他的教导下,我明白了许多哲理,如“看破莫说破,说破必有过”、“事来则应,事去则静”。这些话语深刻且富有启发性,让我受益匪浅。我对他无私传授技艺功夫表示永恒的感激与敬意。
1983年1月22日,我的恩师羽化高升,但他的精神遗产依然影响着我们。他被授予最高荣誉——爱国道人的称号,并有一座寿塔纪念他。然而,不幸的是,这些纪念设施遭到了损坏,我们努力进行修复,但未能彻底恢复原貌。
2011年10月,我返回那座寿塔,只见周围已被挖地三尺,而后又多次遭遇破坏。当我携带博士丁小团回到安徽考察时,我们找到了师父亲属,他们仍记忆犹新,对我的到来倍感惊喜与温暖。在他们口述中的点点滴滴,每一句话都透露出对師父无尽思念的情怀。
电视剧《老莱子传奇》的开机仪式举行,它将探索更深层次的人生哲学。而《祖庙传奇》、《张兑与五雷山》等作品也凸显了中国古代文化与宗教元素。此外,还有研究亦仙女性形象审美特征以及其背后的道教底蕴的问题,也让我重新思考关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宗教背景。
正是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回望历史,为自己的灵魂找到方向。而对于像我这样幸运能跟随一个如此伟大人物学习的人来说,那种经验,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