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3年的春天,我踏入了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文系的大门,这个决定将改变我一生的轨迹。十多年后,在1979年的秋天,我又转投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这次调动,不仅是我的职业生涯的一大转折,也是我对京剧这门艺术深度探索的开始。
我的学术成就虽然不算辉煌,但我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我出版了《师友集》这本书,它记录了我与那些先贤们的交往,以及他们给予我的启示。接着,又有《中国戏曲艺术通论》、《中国俗文学概论》、《中国戏曲》(主编兼主笔)等作品陆续问世,这些都让我对京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了这些正式的学术著作之外,我还尝试着用一种更加轻松愉快的方式来讲述关于京剧的事情。在《往事并不如烟》中,我通过对自己过去经历的一些幽默回忆,希望能够让读者感受到 京剧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而在《伶人往事——写给不看戏的人看》,我试图以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将京剧文化传递给那些从未观看过真正表演的人,让他们也能体会到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情感和智慧。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严肃的学术著作还是在轻松幽默的小说中,我的目标都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爱上京剧这个美丽而复杂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会了一种生活哲学——即使身处繁华都市,也要有一颗愿意去发现和热爱传统文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