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碧玉簪程学勤编织着传统与创新之声

在安庆市怀宁县农村的黄梅戏故乡里,程学勤从小就被周围的黄梅音调和民歌深深吸引。六岁那年,他偶遇一位瞎眼算命先生拉二胡的场景,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尽管当时还只是一个孩子,但他坚持跟随那位艺人十里山路,回家后又独自走了十里路,这种对音乐的痴迷与热爱,从此成为了他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中学时,程学勤每天都会在去学校的路上停下来聆听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今安庆市黄梅戏一团)的排练声。他不仅沉醉于那些传统旋律,更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拉二胡。当时,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他没有买得起真正的小提琴,只好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二胡。这份毅力和天赋很快让他受到重视,在1954年,他就以初中生身份加入了民众黄梅戏剧团担任主胡演奏。

程学勤最终遇见了著名作曲家时白林,并对他的《春香传》充满敬佩。这使他决心也要尝试创作类似的作品。他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但凭借着对音乐无尽的热爱以及不断学习乐理知识和黄梅戏艺术结构,最终成功地将自己推向成为一名作曲家的道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程学勤创作出了204部多样的 黄梅戏作品,其中包括大型、小型剧目,不断地为这门艺术增添新的色彩。

1984年至1992年间,他先后获得多项奖项,如《渖婿招婿》获得首届省级戲劇節的一等奖,《公主与皇帝》获得省第一屆藝術節上的最佳原創音樂獎項。此外,其参与创制并担任主要作曲工作的大型电视剧如《黃山情》、《桃花扇》,均获国家级重要奖项,如“金鹰奖”、“飞天奖”。2000年的电视剧《山鄉情悠悠》的优秀表现,也荣获“華表獎”。

程学勤在其漫长职业生涯中积累下丰富经验,将这些所见所闻融入到他的作品之中,使得每一段旋律都散发着浓郁而真挚的情感。在许多老百姓看来,他们喜爱的是这种忠实于传统、有新意却不失根基的美妙声音。对于这一点,程学勤感到无比自豪,因为这样的认可是最高贵的事业成就。而对于未来,程学勤希望能继续保持独立思考,为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声音注入更多生命力,以一种更现代、新颖的心态去呈现给观众。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