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德元,京剧票友,继承家风
在父亲郝寿臣的严格管教下,郝德元从小就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人上人”,读书做官,但郝德元无法抗拒京剧的魅力。他偷偷学习京剧表演,并且在课余时间和假期都要跟随父亲到戏院里看戏。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学会了唱念做表,还能自弹自唱,就像行家一样。
毕业后,郝德元继续追求他的梦想。他结识了许多 京剧艺术家的朋友,如袁世海,与他们共同学习和讨论京剧。在美国期间,他创办了一家名为“国剧雅集”的京剧票房,这是美国第一家专业演出京剧团体。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劇雅集”成为了华人社会中非常受欢迎的文化活动之一。
1956年,当北京电影制片厂准备拍摄《群英会·借东风》时,导演想要请郝寿臣担任曹操一角。但由于病情严重,郝寿臣只能由袁世海代替。虽然如此,但他仍然坚持要参与改编脚本,并且耐心地指导袁世海如何说腔说身段。这场病情最终导致他住进医院。
在晚年,由于历史事件和政治原因,一些珍贵的艺术资料被损失或抄去。但是,在1980年代,一位同志捐赠给了恢复名誉后的家庭一本《郝寿臣脸谱集》,并且最终在1996年用主席珍藏本重印出版。这本画册至今仍然保存着,对于研究和传承中国古典戏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