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黄梅戏音乐的翘楚,他童年时期是在庐剧的旋律中成长的。1958年,他凭借非凡的二胡技艺,以独奏《良宵》入读安徽省艺术学校,坚持学习庐剧三载,无人能及。当他即将毕业展现才华之际,学校却关闭了庐剧专业,将他留校任教。他深感迷惑,却被学校领导以“种下一颗庐剧种子”为由所打动。然而,这份种子未能在旷日持久后开花结果,直到1993年省艺校才再次招收庐剧班。期间三十余载,一无所用,徐代泉毅然转向黄梅戏,但两者音乐世界迥异。他采取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与黄梅戏学生并肩上唱腔课,从此掌握了新领域。
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在创作过程中,他曾陷入长时间的沉浸状态,有时写作至悲伤流泪,有时陶醉于完成作品后的宁静。而他的贡献多面而广泛:教学、创作和研究是他一生的三个重要篇章。他不仅在本校教授,还成为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即便退休,也从未间断过工作。此外,他还担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副主编,并获奖典礼上荣获“编纂成果二等奖”。至今,65岁高龄的徐代泉仍以其卓越才华,为黄梅戏电视剧贡献了十几部杰出的音乐作品,是中国戏曲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