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西汉时期异姓诸侯王之杰出人物
在楚汉战争的激烈交锋中,卢绾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官至太尉的高位。刘邦建立了汉朝后,他被封为燕王(今北京),成为那个时代的一员强者。在汉十一年(前196年)与陈豨共同发起叛乱时,刘邦在誓言击败他们之前,对大臣们说:“除了刘氏家族,没有人有资格做国王,即使是那些有功而未得到封赏的人,也要一起铲除。”这就是著名的白马之盟。
为了平息卢绾和陈豨的叛乱,樊哙、周勃率领的大军攻打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等地,最终将这些地区全部收复。面对无情的战火与生存危机,卢绾带着家人仓皇逃往匈奴。
惠帝元年(前194年),卢绾在匈奴境内逝世,享年63岁。他的故事,让后人感慨万千。
司马迁评价他:“韩信和卢绾,他们并非积累德行善举,而是在一瞬之间借助权变与诡计成功,是因为他们处于初建之世,被尊为功臣,便能得以统治南方称霸独自一人。不过,在心中怀疑强大的力量,同时依赖蛮夷部族作为靠山,这样日益疏远自己,以至于最终感到困顿和恐惧,最终不得不投奔匈奴,这种结局实在令人悲哀。”
班固也曾这样评价他:“从前的高祖定下天下的江山,其中有八个异姓国家被封给功臣:张耳、吴芮、彭越、大司空黥布、大夫臧荼以及两位韩信,还有卢绾,他们都凭借一次偶然间出现的情势,用诡计手段取得成功,并获得分割土地,将自己的领域称雄于南方。但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却又怀疑不已;对于外界的情形也不安稳;到了最后,无路可走,只好选择反叛,最终却导致灭亡。”
通过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当时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但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身行为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