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古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记录和传达信息,比如口头传述、绘画等,但最早能够用来记录复杂语言和概念的系统是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又被称为“图像文字”,其特点是每一个符号都代表着物体或概念,直接取自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或者抽象想法。这种文字系统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书写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积累和文明的发展。
那么,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才开始使用象形文字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答案,因为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但可以肯定的是,最早已知使用象形文字的一种类型是在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现今伊拉克),这是一种楔形印章上的刻文,它们反映了一系列商业交易、法律文件以及宗教仪式等内容。这也意味着,这些早期的人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书写能力,并且他们利用这种能力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除了美索不达米亚之外,埃及也是另一个早期使用象形文字的地方。在那里,一种叫做“原生”或“初级”埃及字母出现了,它们非常简化,不再直接描绘所表示的事物,而是逐渐演变成更为抽象化的地理名称、动物符号以及其他基本元素。随后,在约公元前2600年左右,“中级”埃及字母出现,它包含了更多具体的事物,如家畜、工具等,这标志着一种更加复杂和正式的书写体系正在形成中。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中国古代汉字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字符之一,也与其悠久而独特的心理学根源有关。中国最初用于记载的是甲骨文,由于其结构复杂,被认为是在战国末年(约公元前1045-256年)由周朝统治者所创造。而到了秦朝统治时期(221-206BC),隶书诞生,其简化后的形式使得学习汉字变得更加容易,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条通往识字之路。此后经过长时间演变,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熟悉的大篆、小篆两种书法风格,以及繁多无边的情景丰富多彩的小篆变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宝贵遗产的一部分,是全球范围内唯一持续存在超过2000年的主要语系之一。
然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如非洲南部地区Bantu语系,或许在遥远一些年代里,有自己独特的手势交流方式,或许还会有未知的手迹留存下来,只要科技手段足够高超,他们可能会揭开这些未解之谜,使我们得以窥见更深层次的人类社会交往历史。
总结来说,从哪个时期开始人类用到象形文字的问题并没有简单的一个回答,而是一个涉及到多个地区、多个阶段以及不断进步和演变过程的问题。从美索不达米亚至埃及,再到中国,每一处都有它们独有的发明与创新,同时也推动整个文明向前迈进。而这一切,都让我们对那些曾经充满神秘感但现在似乎显得如此平凡的事情产生敬意,那就是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第一批能表达他们思想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