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母娘娘,亦称后土、天姥娘娘、实旷地母至尊或后土妇人,是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中的重要神祇。据说,她是宇宙的创造者之一,与伏羲、轩辕等神同为开天辟地之主。她被视作万物之母,对于农耕和生育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们崇拜的地神主要是指后土,这一信仰源远流长,从唐代开始就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祭祀仪式。在宋朝以后,后土更被列为四御尊神之一,负责掌管山水与生育。民间还会设立专门的后土殿来供奉她,每年的夏历十月十八日被定为她的圣诞日,举行盛大祭奠活动。
作为中国传统宗教中的女神之一,天母以其保护性和慈爱而受到人们敬仰。她不仅是农业与丰收的守护者,也是家庭和谐、子孙满堂的象征。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有着多种多样的信仰形式,但普遍认为她具有赐福消灾、保佑子孙平安的力量。
除了作为女性崇敬对象外,还有一些地方居民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习俗中,比如在阿昌族中存在的一种名为“遮帕麻”的节日,就是为了纪念先祖并向他们祈求保佑。这一节日通常分三次进行,每一次都有特定的意义,比如乞求保佑子孙平安或者家畜兴盛。
总体来说,无论是在历史上的哪个时期,或是在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天母这一人物都持有深厚的情感与尊重,并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她的崇敬。此外,在汉字文化圈内,对于这位女神还有许多其他称呼,如璇玑星君等,以反映其广泛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