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仪简介:唐绍仪,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珠海),清末民初著名活动家、外交家。曾任驻朝总领事、第一任内阁总理,对主权和外交权益的维护以及推进共和有着重要贡献。与孙中山政见分歧后,唐绍仪消沉并最终惨遭刺杀。
中文名:唐绍仪
别名:唐少川
国籍:汉族
出生地:广东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
出生日期:1862年1月2日
逝世日期:1938年9月30日
主要成就:
维护外交权益、推进共和
清末南北议和北方代表
第一任内阁总理
参加政党:
同盟会
曾任职务:
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
历史评价:
被评为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人物轶事:
在甲申之变中,以德国人穆麟德的随员身份坚守宅邸,为袁世凯深刻印象。
曾被派往办理税务,在税务部署成立时,即电召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及各关税务司到京城听训。
主持路政后,着力扩大我国在外资铁路中的行政管理权和挽回铁路借款方面的损失。
家庭情况:
未详明记载。
留美归来与斐然成就:
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81年归国后,被召回国入天津水师附设洋务学堂读书。在客观条件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他力争避免损失过多的权益,并完全拒绝了企图保留在东北利益的要求。
加入同盟会与南下经历:
1910年加入同盟会,与袁世凯内阁全权代表一同参与武昌起义后的谈判工作,最终促成了清帝退位、推动袁世凯继承临时大统,并担任第一任内阁总理。
被刺始末与晚期生活:
1938年9月30日,被戴笠派特务赵理君刺杀于家中。盛传当时日本势力欲利用其组织华中伪政府,但具体原因尚需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