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仪简介:唐绍仪,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市),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活动家、外交家。曾任驻汉城领事、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及中华首任内阁总理。在历史上,他被评为驻朝总领事和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在留美归来后,与袁世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担任天津海关道,在收回八国联军分占的天津城区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他还参与主持中日、中俄关于东北问题的谈判,对抗日本侵略。
在税务工作中,唐绍仪致力于收回海关控制权,上任后即宣称这是收回税权的一大关键。他主张由华员一手经理海关,不得洋员干预。这一立场使他与英国人等洋员发生冲突,但最终成功地限制了洋人的影响力。
1911年武昌起义后,唐绍仪作为袁世凯内阁全权代表,与民军全权代表伍廷芳举行议和谈判,为南北双方达成了停战协定。此外,他还参与讨论孙中山辞职和袁世凯继位的问题,最终促成了共和体制的确定和袁世凯成为临时大元帅的事实。
然而,由于与袁世凯之间的政治分歧,最终导致两人关系破裂。1920年代初期,随着上海沦陷后的局势不明朗以及蒋介石下令刺杀他的事件,一生的功绩也遭到了无情打击。1938年9月30日,赵理君奉命刺杀唐绍儀,但此前多方揣测其行为目的及自身安全状况。
尽管如此,唐绍仪的人物形象依旧令人敬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其在外交、教育、经济等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至今仍有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