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中的杜元颖犹如一棵深耕于文化土壤的古树根深叶茂

杜元颖,唐代政治家,以敏捷的文字和深厚的国学功底著称。其生平跌宕起伏,历经多朝政局变化。贞元十六年登进士出身后,他迅速被推崇为宏词之选,并一路升迁至宰相。穆宗时期,他再次担任宰相,再度出镇剑南西川节度使。在太和年间,他因失职被贬,但在元和年间复归翰林院,被授予学士之职。他以手笔敏捷受到宪宗赞赏,被赐金紫,并加官中书舍人。

然而,杜元颖晚年的故事充满了争议。当他带领军队前往蜀州时,其求取珍异玩好而导致军民怨声载道。而当南诏蛮族攻陷成都时,杜元颖未能有效防御,这场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生命丧失。最终,由于他的过错,被贬为循州司马,在流放地去世。临终前,他请求赠官,最终得以赠湖州刺史。这位曾经高居显要位置的人物,其晚年却留下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篇章。

除了以上所述,更有五题诗一卷流传至今,其中一首体现了他的文学才能:

春夜忆江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