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剑仇:湘西护国独立军的创立与发展
罗剑仇,湖南大庸县人,1885年出生。青年时代,他东渡日本接受孙中山思想,并积极参与推翻满清的革命活动。在辛亥革命后,他在王正雅统领的湘武军中任队宫,一度被提升为连长。
1912年袁世凯篡夺政权并复辟帝制时,全国掀起反袁浪潮。湖南地区也出现了土豪劣坤、游侠义士纷纷起兵的情况。罗剑仇虽然家境不富,但他对舞枪弄刀有浓厚兴趣,对田地管理则缺乏热情。他与王正雅政见不合,因此离开了王的手下,与一些被遣散的同乡官兵共同行动。
罗剑仇回到了张家界,其外祖父刘明烛是当地颇具势力的总兵。利用家族背景和个人关系,罗剑仇筹集枪械和部下,在张家界宣布独立讨袁,并高举“湘西反袁独立军”的旗帜。这支队伍迅速扩展到略千余人。
1915年9月,为了探听形势变化,罗剑仇前往上海会晤程潜,并加入民义社。不久,他受程潜委派返回张家界,以组织武装力量进行反 袁护国活动。当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时,罗剑仇响应成立了湘西护国独立军,并得到蔡锷的正式委任为湘西护司令。
随着黔军进攻麻阳和辰溪,而北方政府部队退至沅陵,这给张家界城内留出了空隙。北方政府部队试图偷袭张家界,但遭到了埋伏中的守卫所击败。此战之后,由于腹背受敌、伤亡重大,以及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罗剣决心率领他的部队撤退,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最终他们撤往贵州铜仁,与王文华部会师。
4月26日,在靖县召开的湖南四十八县代表会议上,被选为湖南省护国讨袁大会代表,并欣然接受程潜领导。在会议后的指示下,羅剣回到張家界,将勢力扩大,並建立根据地。在一次围攻張家界縣城時,用抬炮猛轰城池,使得守敵崩溃逃跑,不怕死的武字营抵抗兩天後,也最終投降。此次圍攻成功後,由於百姓對其安定局面感到高興,有人編成了順口溜來歌頌其功績:
有個羅司令,
帶領護軍,
打下張佳廈,
趕走武字營,
鞭炮放得狠!
然而,這場勝利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王正雅終究無法容忍羅剣在張佳廈「犯上作亂」,於7月20日率領四個營之眾開赴討伐羅剣。但由於雙方激戰兩天兩夜後,大敗而退,再次與羅剣交戰於三江口亦再次落敗,此時護軍聲威大振,其隊伍一度擴增至3500多人。而隨著護軍進逼澧州,加上自身傷亡慘重的情況,此役成為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