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峰的儿童有趣书法小故事物品上的字迹生动跳跃

我和赵俊峰的相识,更多的是通过电话和微信的交流。2014年2月中旬的一天,美丽晋城“兰花杯”书法美术作品展在山西省美术馆开展。在开展仪式上,我与赵俊峰相识,他面目眉清目秀、性格内敛沉稳,字如其人。我记得当时他的作品写的是一件草书。一次,赵俊峰打电话,向我咨询往《笔阵图》发表文章事宜。还多次在微信里交流,比如启功先生有一件书法作品,存在笔误,通过微信沟通取得了共识。

去年6月,晋城市成立硬笔书法协会,赵俊峰和我约稿;一个月后,我收到《晋城市首届硬笔书法作品集》,拙作放在了卷首。虽见面不多,但感觉赵俊峰是一个热衷于书法的青年,他孜孜不倦地追求书法艺术的真理,而且性情率真、为人谦恭。

晋城古称泽州,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对于我来说,这里的文化氛围深厚,让人有种浸润其中之感。我多次应邀到晋城讲学和出席一些书法展览的开幕式,对晋城书法有一些了解。

从唐楷入手,再浸淫于篆隶,再取二王、张旭、怀素、孙过庭、王铎等为师,在書寫創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山西日报》等省级报刊也给他做过专题介绍。能担任晋城市硬笔书协主席及其他职位,也说明他本人在書寫創作以及組織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力。

写行書不能不寫草書;寫隸書不能不寫篆書。一是書體之間有源流衍生之關係,一是把草書結體用到行書里,把篆書結構放到隸中,则進一步豐富了學問創作技巧語言。他說前幾年寫草多一些近年臨習行較多,這種現象很正常,一味地練習某種文字會久而產生腻烦心理。但跳出原來界限,用不同的方式練習,就能發現自己所處境界已經不同於過去。

林语堂說,“以诗入画,以文入墨。”这也是对我们每一个追求艺术的人们最好的诫言。而且,从我的理解来看,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是独特无比,如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块,那就更好啦!

Similar Posts